“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室开展“观阅兵砥初心,融数智研思政”教研与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16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黄金金为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开展,2025年9月12日上午,伟徳官网“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学院会议室组织召开以“观阅兵砥初心,融数智研思政”为主题的教研与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甘露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及本学期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学院分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及其他教研室教师代表应邀出席。

活动伊始,甘露带领全体参会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共同回顾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实录。通过重温历史场景,感悟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育人共识,为后续教学研讨与集体备课筑牢思想根基。

在集体备课环节,与会教师聚焦“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围绕章节核心内容,从教材分析、学情把握、教学重难点及信息化教学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贺海波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指出,信息技术是拓展教学时空边界、增强师生互动效能的重要媒介,需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课程针对性与感染力。甘露则依托“学习通”平台,现场演示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为情境的爱国主义主题互动教学设计,完整呈现课前导入、课中讲解讨论、课后巩固拓展全流程,并介绍运用VR技术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的具体思路,为提升课堂吸引力和育人效果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在新老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环节,新进教师黄金金就“如何讲深、讲透、讲活‘爱国主义的本质’”提出困惑。蒋小燕教授结合教学案例,从“突出核心重点、分层递进阐释、典型案例辅助”三个维度细致解答,有效推动教学经验传承与教学智慧共享,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在教学质量提升与教研活动评议阶段,甘露对新学期教学安排及教学规范等注意事项进行强调,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重点与具体要求。一流课程负责人、教学督导王顺双老师以“AI赋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为主题作分享,通过国内多学科智能体教学案例,展示AI助教在个性化辅导与学情分析等方面的优势,系统梳理了本课程在教学资源数字化整合、AI教学平台初步搭建等方面的前期探索成果,并提出依托“数字马院”项目建设深化智能教学融合的构想。为帮助教师掌握相关技能,他还现场演示了AI教学助手的操作流程,对关键环节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解析,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教学指导。

学院副院长刘雯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本次教研活动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她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既要善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载体,让思政课“活”起来;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增强育人实效,让思政课“实”起来,真正实现入脑入心、润物无声的教学目标。她强调,要以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凝心聚力、协同攻关,将研讨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成效,共同推动学院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此次“观阅兵砥初心,融数智研思政”主题教研与集体备课活动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协同提升的平台,既明确了新学期教学重点与规范要求,也探索了信息化、智能化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